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遵医大科技学院
学院服务
 助学服务 
 办事指南 
 资料下载 
 道德讲堂 
 
当前位置: 首页>>学院服务>>道德讲堂>>正文
我校道德讲堂举行第十八场报告——予人玫瑰手有余香
2015/03/28   宣传部大学生记者团 审核人:

3月26日晚,我校第十八场、本学期第一场道德讲堂如期在大连路校区图书馆多功能厅举行,讲座由贵州省第三届高校“感动校园十大人物”、我校2010级麻醉系学生邓益主讲,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甘代军主持,一百余名师生听取了讲座。

在讲座的开始,甘老师介绍,本期道德讲堂的主讲人有些特殊,他没有崇高的地位,没有金闪闪的学历,他和在座的同学一样,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,但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“予人玫瑰,手有余香”的内涵。

在同学们好奇的目光下,邓益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:在他刚进入大学时,班级里有一个需要双拐走路的同学,他称这位同学为龙哥。于是,他开始默默的为龙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打饭、打水、取包裹等等。一开始其他的同学们都以为他们是亲兄弟,他是在照顾自己的亲人。直到大二,辅导员老师发现他们俩并不是亲兄弟,邓益只是在帮助他认为需要帮助的同学。然而他不想被人认为自己在作秀,他“行事”十分低调,就这样,邓益坚持为龙哥做这些举手之劳的“小事”,一做就是五年。2012年6月,邓益被评为贵州省第三届高校“感动校园十大人物”。

随后,他用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心胸宽广的例子,讲述了他所感悟到的豁达的境界。他认为心胸宽广的人,心中必然存着一个“乐”字,追求一个“乐”字。知足常乐,助人得乐;凡成大事者,必先修身养性,再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在为别人和社会的奉献中获得了无比的快乐。

在邓益简短的演讲中,他给在场的同学们呈现了一个内心因道德而充实、因豁达而坦荡的高尚形象。

甘老师无比赞叹地说,邓益同学在讲述中对自己助人的事迹轻描淡写地带过,但是五年,一千八百多个日夜,要打多少顿饭,要牺牲自己多少的时间,这么长时间的坚持,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!

面对老师的夸奖,邓益显得有些不好意思,他说,也曾想过放弃,因为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非常忙碌,并且两人不住在一个宿舍,取快递、借书、买东西,还要真心为他着想,不只是简单付出时间的问题,还要花费大量的心力。但是,他想,“如果我放弃了,他该怎么办,而这样的牺牲,对我的损失绝对没有对他的益处大。”仅此一次的思想斗争,源于邓益心中的道德责任感,让他此后对同学的帮助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,就这样,他克服困难,坚持到了今天。

在现场互动环节,有同学问,“在帮助龙哥的这五年中,你失去了什么,又得到了什么?”邓益说,“其实没有所谓的失去,而是用真情换来友谊。”他认为是用心去付出,收获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。同时,他很注意维护这份珍贵的友谊,对龙哥也十分包容和大度。

在讲座的最后,甘老师结合邓益同学的事迹给同学们做了一场题为“做道德高尚的人”的简短道德讲座。他说,邓益同学的感人事迹引发了我们对道德问题的三大思考:一、道德是什么,二、如何践行道德理想,三、如何履行道德义务。

邓益同学五年如一日,无怨无悔地帮助同学,这完全出自他的道德自觉自省。由此可见,道德是基于道德自觉意识而展现出来的善的观念、行为和规范。道德的追求和实现离不开道德理想的塑造和践行,儒家的道德理想是“仁义”,墨家的道德理想是“兼爱”,要实现这些道德理想,必须要有道德勇气,“仁者必有勇气”,邓益同学在帮助人的过程中显示了很多人都没有的道德勇气,这勇气让他战胜了私念和退缩的人性弱点。在某种程度上,道德理想的践行离不开道德义务感的确立。道德义务是道德主体自觉意识到的道德责任,完成道德义务离不开自我牺牲精神,如康德所说,“就是牺牲我的爱好,我也愿意遵守这个规律”。因此,做道德高尚的人也就需要养成敢于无私奉献和牺牲的博大胸怀。

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。

邓益同学个人简介:

邓益,男,23岁,遵义医学院2010届麻醉系学生,遵义市凤岗人,贵州省第三届“感动校园十大人物”之一。

为人谦虚、谨慎,性格开朗,团结同学,乐于助人。

大一加入“中国青少年协会遵义分会”社团,随团参加过多次义务劳动。大二进入麻醉系学生会,担任外联部部长一职,在多次活动中表现出色。

在校期间表现突出,曾获得贵州省“全国优秀共青团员”称号,“立志成才十佳大学生”称号,“优秀志愿者”,“十佳团员标兵”等多项荣誉称号。(撰稿:陈其玖,摄影:肖丽丽)
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