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9月15日至21日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,我校紧扣“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,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主题,以图书馆大厅为核心宣传阵地,搭配校园广播打造“古今贯通”的推普内容,让规范语言的魅力在校园内深度传递。
作为师生进出的枢纽空间,图书馆大厅成为推普宣传的“视觉核心区”。一楼大厅显著位置悬挂主题横幅,红色标语清晰醒目;电子投屏循环播放宣传内容,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师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知。
校园广播则以“时间脉络+文化故事”构建特色推普专题,连续推出三大主题内容,让师生在趣味解读中感受普通话的价值:
“古韵篇”聚焦古代文学里的“普通话彩蛋”。以李白诗句、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为切入点,讲解唐朝“官话”、春秋“雅言”的功能,明晰普通话与古代通用语言的文化渊源,同时鼓励师生用普通话朗读古诗,开启“跨时空对话”。
“今声篇”解读现代文学的“普通话魔法”。通过朱自清《背影》、老舍《茶馆》等课本名篇,分析普通话如何打破地域隔阂,让不同地区的师生都能共情文字里的父爱与市井故事,同时结合校园课堂、图书馆等阅读场景,阐释其作为交流分享“社交语言” 的价值。
“融汇篇”定位普通话为“连接过去未来的超级纽带”,从传承文化、便利校园生活、助力未来发展三个维度展开,既讲述普通话让《诗经》《论语》等经典跨越时空的意义,又提及其在课堂学习、食堂打饭等日常场景中的作用,还强调其对学科竞赛、求职、文化传播的积极意义,引导师生将说好普通话转化为日常习惯。
此次推普周活动,通过“视觉场景+听觉故事”的立体模式,让推普宣传既有氛围又有深度。未来学校将继续挖掘语言文化内涵,依托校园特色渠道推进语言文字工作,让普通话成为连接文化与生活、校园与未来的“暖心桥梁”,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语言力量。(撰稿:张文亚;摄影:单恩洲;审核:一审陈丹,二审杨云,三审王中磊)

